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新闻背景:
如何让刑释人员重新走入社会,这是社会各方一直都在探索的复杂命题。
山东省青岛市司法局在调研中发现,服刑劳教人员出狱所后存在“适应社会难”、“就业安置难”等难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青岛市司法行政机关把狱所教育改造与社会安置帮教结合起来,引导狱所内教育改造工作与社会对接,将社会安置帮教工作向狱所内引进,走出了一条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的新路。
用青岛市司法局局长马国华的话来说,“从服刑人员入狱的那一天起,安置帮教工作就开始了”。
统计显示,目前,青岛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和帮教率均达95%以上,重新犯罪率从4.93%降为1.44%。
26岁的山东省青岛市青年张鹏见到记者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是没想到”。
平头,一身运动衣,说话时脸上习惯性地露出笑容———张鹏的外表就像是人们在市场里随处可见的那种小商小贩。事实上,张鹏确实是一个海鲜商贩,他的生意还不错,每天都能挣三四百元。张鹏说,他“真是没想到”,几年前刑满释放的他,如今能重新成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有“四难”
每个人每天都在社会中生活,这是再自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在监狱里“呆”过的人来说,这个社会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么简单。
2002年,张鹏因为参与一起群殴事件“进去了”。“当时我年轻气盛,爱打架,还劫过车。从监狱出来以后什么都不懂,外面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而且出来以后还被很多人看不起。”张鹏对记者说。
当时,张鹏的父亲已经过世,母亲也没有收入来源,生活艰辛。从监狱出来后,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和不适应感伴随着他,再加上生计所迫,他开始不自觉地远离“阳光”,再次向社会阴暗面靠拢。
出狱后不久,张鹏开了一家网吧,但只干了一段时间,就被附近其他几家黑网吧的老板联合举报,网吧也被查封。
此时的张鹏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浑身绑上炸药跑到街上,扬言要把举报他的网吧都炸了……
王芳和高维是一对夫妻,前些年因为贩毒双双入狱。出来之后,两人生计毫无着落,生活也无法走上正轨,甚至一听到警笛声就会害怕。后来,有个企业的老板看他们可怜,就免费批衣服给他们,让他们卖完后再结算。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两人在摆摊过程中与其他人发生争执,高维被人打成骨折,王芳的头也被打破了,两人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高维感觉“过不下去了”,于是对王芳说,想重操旧业再弄点儿钱……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难”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山东省青岛市司法局局长马国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调研发现,当前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面临着困难:回归后就业安置难;社会上存在歧视,刑释解教人员缺乏生活保障。
并非“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
只差一步就重新走上犯罪道路的张鹏最终被“拉”了回来,死死抱住他并从他身上夺下炸药的是青岛市四方区宣化路工商所所长郭静。
在制止了张鹏的不冷静行为后,郭静开始悉心地给张鹏安排工作。她对张鹏说:“附近有一个海鲜市场,要不给你找个摊位,你先干干?”张鹏反问道:“没钱怎么干啊?”于是,郭静又给他找来了1000元启动资金。
“一开始我什么都不懂,从哪进货都不知道,都是郭大姐手把手教我的。在我们市场里,像我这种情况的有好几个,都是郭大姐给安排的。”张鹏说,至于郭静这样一个工商干部为什么要对刑释人员这么好,他也不太明白,“感觉有点像天上掉馅饼”。
那么,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人员的郭静为何会以如此大的热情投入到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之中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有赖于青岛市司法行政部门幕后的推动。
“过去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困境使我们逐步认识到,教育改造工作必须向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转变,安置帮教工作必须从单一渠道、粗放模式向多元化、系统化转变,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工作在体系、制度、机制等方面必须实现有机衔接。”马国华说。
正是基于上述思路,青岛市司法局启动了“教育改造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年龄、特长、住址、入狱所前的情况等因素,建立起务农、就学、基地(含过渡性基地安置)、救助(安排社区公益岗位,享受社会低保、养老保险或失业保险)、帮扶(帮助自谋职业、安排市场摊位)、回原单位等多渠道安置体系。
差点“重操旧业”的王芳和高维夫妇从报纸上看到了司法局、工商局对“两释”人员帮扶的报道。当时,青岛市四方区司法局正在整合开展安置帮扶工作的社会资源,而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则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
王芳和高维就这样来到了宣化街工商所。郭静记得很清楚,他们走进工商所时非常紧张,拿着报纸的手直发抖。王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也能给安排工作吗?”
如今,这对刑释夫妇在当地的一个市场里有了摊位,男的卖鱼,女的卖菜,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记者了解到,“一体化”工程实施以来并非一帆风顺,但却渐入佳境。
郭静告诉记者,工商部门刚开始介入帮教工作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有些人觉得,这些事应该是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的事,和我们工商部门没有太大的关系,认为我们搞帮教工作是‘花花点子’,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但几年下来,人们的看法逐步得到了转变。
在宣化路工商所辖区某市场内有一名王姓青年,是当地一霸。每次见到工商干部来市场,此人都要破口大骂。用郭静的话说,“什么话都骂得出来”。
有一次,因为在市场里争抢路段,王某将一名外地人捅了。由于伤情轻微,工商人员在调解时提议,由王某赔偿对方3000元医疗费了结此事。王某大吼:“你跟我爸要去吧!”
于是,工商干部们来到了王某的家里。这时,大家才知道:王某住的地方很局促;王某的父亲躺在床上,旁边还站着一个孩子。
王某的父亲流着泪对郭静说:“我一分钱也拿不出啊。以前他(王某)打架进监狱呆了好几年,他妈受刺激去世了,我当时就突发脑溢血,到现在还经常犯病,走路也不利索。他老婆早就回娘家了,这是他的孩子。”
这件事对郭静的触动很大,此后她对刑释人员的帮教工作开始上心。
活跃在市场上的“地痞”、“刺头”之类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坐过牢。“刑释人员的帮教工作与工商部门自身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郭静说,青岛市各级司法机关一直在推动社会各方联合开展帮教工作,“不仅我们,部分企业对于使用刑释人员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刚开始也很抵触,后来司法机关组织一些企业去监狱了解情况,他们逐渐感到事情不是这样的”。
一位企业主在参加狱内人才招聘会时当场和一名服刑人员签下了合同,请他到厂里做钳工。这位企业主对记者说:“以前让我参加这种活动,我怕找麻烦。但这次来了后,我看到他们的技术确实是企业需要的,在社会上还真找不到这么合适的。”
据了解,青岛市市北区司法局还开创了全国民营企业成立安置帮教实体、专门从事安置帮教工作的先河。
除此之外,青岛市司法局还谋求与民政部门互动,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
据崂山区司法局局长武建介绍,2009年,崂山区司法局与区民政局联合下发通知规定:对非农业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符合低保条件的,民政部门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无家庭、无亲人、无住处、无工作、无收入”人员一次性补贴2000元,解决其回归社会生活的过渡性保障。
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已为592名刑释解教人员办理了低保手续。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司法局还投资研发了“一体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平台。
在以前,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管理体系衔接不紧密等原因,曾一度出现服刑人员假释出狱监管无力、继续服刑意识淡薄,甚至脱管失控等现象。针对出现的问题,青岛市司法局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及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联合建立了政法部门联合监督管理和衔接管控配合机制。对拟刑释人员,狱所每季度都按程序把材料提交其户籍所在地公安和司法行政部门会签。对假释人员,由司法局在其假释当天,到狱所采取集中会办的形式现场接管,现场点清人数、移交档案,并安排车辆直接分流到街道和镇司法所列为社区矫正对象,由狱所、司法局和服刑人员家属联合签置帮教协议,有效防止了断档脱管现象的出现。
如何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帮教安置工作不仅仅只针对出狱后的刑释人员,而是从他们入狱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展开了。
据青岛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青岛各狱所已单独开办机械加工、缝纫等55个培训专业,与社会联合开办养殖、种植、电脑等11个专业,已有17433人获得各类学历、资质和职业资格证书。
此外,青岛市监狱还建立了狱所内职业咨询介绍制度。据青岛监狱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体化”工程协调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狱所内职业介绍机构、就业指导中心和劳动力就业市场,为服刑劳教人员提供社会用工信息咨询、就业政策咨询和创业项目评估。目前,已有316名服刑劳教人员在出狱所前就已签订就业去向。
马国华还告诉记者,他希望今后帮教安置工作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举例来说,通常情况下,企业对于聘用刑释人员会有一定的顾虑。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对于那些为服刑人员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出台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据透露,“一体化”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作为一项创新举措,目前还局限于青岛籍服刑劳教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外来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难以掌握,“一体化”工程的覆盖面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已建立的过渡性安置基地规模较小,安置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此,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体化”工程“仍在不断深化”,随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参与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一体化”将逐步成长为一项长效机制。
(文中涉及的刑释人员均为化名)
30513216
261522972
0570-7777626
https://weibo.com/u/2403987017
maqingx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