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在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警察“李妈妈”的名字如雷贯耳。“李妈妈”真名李艳,是广西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名警察,戒毒所“十步脱瘾法”训练班的辅导员。因为把戒毒人员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李妈妈”因此得名。
今年6月初,看着夏日斑驳的阳光穿过树林,李艳想起了自己和解戒人员的四季之约。这些年来,李艳一直牵挂着戒毒学员从强戒所离开后的情况。这是个容易被忽视却又极其关键的阶段,解戒人员必须得到亲人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否则复吸高发。如何将后续照管工作延伸到所外,巩固来之不易的所内戒毒成果?李艳一番思索后,决定与保持操守较好的学员立下四季之约。
说走就走。5月12日清晨,李艳带着禁毒志愿者、桂林市荔浦县第一小学音乐老师韩韦,一起坐上前往贺州的动车,开始四季之约的第二季——“2017年夏天我们在一起”活动。这次,有10名解戒人员从桂林、南宁、梧州、贺州昭平以及广东等地赶来。
第一季活动在美丽的桂林举行。那时,有5名解戒人员参加,李艳没有和他们说戒毒的技巧和意义,而是带着他们品尝桂林米粉、游览名胜古迹、月下促膝谈心,不断传递给解戒人员一种信念: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三天的活动在李艳组织的解戒人员QQ、微信群里同步直播,梧州籍解戒人员李某此前一直迷茫徘徊,春季之约后,他在群里写道:“我要勇敢地走出去,到广东佛山的一个工厂上班。流水线的工作很辛苦,但为了家人、老师,我必须坚持。”
夏季之约延续第一季的风格。三天的活动,李艳带着大家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山山水水之间,教导大家放宽胸怀,拥抱世界。活动期间恰逢母亲节,学员们围绕在李艳身边,为她送上母亲节的蛋糕和祝福。那一刻,李艳觉得,所有一切都值得,她是最幸福的“妈妈”。
两次聚会的活动图片,都被李艳精心制作成美篇发到群里,在解戒人员及家属中炸开了锅。一名解戒人员的母亲在微信中说:“儿子遇到您是我们的福分,您是我们家族的大恩人。”湖南籍解戒人员曾某带着妻子来参加活动,妻子告诉大家:“没有‘李妈妈’的热情帮助和教育,就没有我老公的今天!”南宁籍解戒人员罗某说:“吸毒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毒海中沉沦、堕落,是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关爱拯救了我,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实际上,李艳与解戒人员不只有四季之约。出差路过南宁时,因为惦记曾经的戒毒学员,她特意停留,与学员相见。出差到北京参加活动时,一名学员专程携带家人赶来,敬候一个多小时,只为见到“李妈妈”。
学员们都记得“李妈妈”的真心和真情。寒冷冬日里,玉林籍学员林某出所,是“李妈妈”送他到车站,看着只穿着秋装外套的林某被冻得瑟瑟发抖,“李妈妈”当即为他买了一件棉背心;2007年春节刚过,患上传染病的吸毒人员苏某生命垂危,是“李妈妈”坐快巴、包的士,辗转数百里赶到苏某的老家,为苏某点燃蜡烛,唱响生日之歌,陪伴苏某走完人生之路。
不只是李艳的故事,在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还流传着罗媛、任宏平、农琦等许许多多强戒所辅导员的故事。跟随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推广“十步脱瘾法”的脚步,他们担任辅导员十年有余。十年风雨,近4000个日夜的不离不弃,她们用无悔的付出,坚守的深情,诠释了责任的含义。她们为吸毒人员戒毒之路照亮希望之光,是戒毒人员心中永远的灯塔。
(法制网记者 马艳)
坚定每天 相信明天
由于对毒品危害性认识淡薄,并且一直对吸毒被强戒存在侥幸心理,我在2012年第一次被强戒之后,于2016年再次被强戒。我清晰地记得刚来崧泽所时的情景,环顾着四周的高墙,看着陌生的戒治环境,内心深处涌上的是紧张、恐惧、忐忑。
幸运的是,大队民警经常找我们谈心,无论是老学员还是新学员,民警对每个学员的情况都非常了解。我们进入大队后,民警第一时间对我们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和劝导,让我们真正了解什么是毒品,吸毒后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危害性。
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地,我已融入大队良好的戒治氛围中,戒毒信念越来越坚定。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激发了我戒治的动力。
那是2016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我给家里拨打亲情电话,是儿子乐乐接的。我第一次强戒时,儿子以为我在外打工。儿子叫了一声“爸爸”之后,就一直在哭,我哄了会,问他到底怎么啦?因为之前打电话,他从来没有这样过。慢慢的,儿子用哭哭啼啼的声音说:“爸…爸,班上同学跟我说,说你是吸毒的……”讲着讲着,儿子泣不成声了。
当时,我犹如被棒子当头一击,头晕目眩,这突如而来的刺激令我不知所措,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乐乐,爸爸错了,爸爸对不起你,爸爸不称职。
一个又一个夜晚,一个又一个思念,泪水打湿了衣襟,也伤透了心;一个又一个夜晚,一个又一个思念,我悔恨,我自责。可这有什么用?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离别之苦,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愧对亲人。我恨自己不争气,更恨自己太堕落,这种纠结而痛苦的心情,让我在戒治中变得失落而消极。
就在这时,大队民警找到我,安慰我,鼓励我,开导我,并对我说:“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难免犯错,可对待错误的态度却常常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敢于忏悔,敢于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是需要足够勇气的,唯有如此,才有机会改正和取得进步,才能给自己的人生画出完美的符号。”民警的一席话,使得我更渴望戒毒成功,渴望能做一个尽责的好父亲。
是的,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可无论今后的路有多么坎坷、多么艰辛、多么困难,都不会动摇我戒断毒品的决心。我坚信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我要用肩膀肩负起家庭的责任,我要用双手托住美丽的阳光,我要珍惜与亲人们相伴的每一天。
懂得放下是一种新的开端。把戒治当成一种磨炼,把思念化作一股力量,让我们从这里起航,用不懈的努力去坚定每天,相信明天!
(作者系上海市崧泽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戒毒人员)
特别的礼物
临解戒之前,他怯怯地和我说:“徐指导员,我给你留了一个小礼物,等我出去了,有人会交给你的。”我冲着他笑了笑,他看出我的疑惑,连忙解释说:“你放心,绝对没有问题。”我叮嘱他出去以后务必要多注意,千万不能再接触类似的东西,他说:“谢谢徐指导员,我知道的。”
他出去没多久,值岗人员给我送来一封信,说是他留给我的。信是竖着写的,字不多,三张纸,仿古文格式,字写得很大,一个个端正大气,一看就是出自“练家子”之手。信纸上的格子是用红笔手画的,工工整整,确实花了不少的功夫。
我清晰记得他刚入所时的情景,面容清瘦,眼窝深陷,双眼却明亮有神,亮堂堂一个大脑门,在一群萎靡不振的新入所戒毒人员中显得精神抖擞。他的资料到我手上时,我特意多看了两眼,苏州大学本科毕业生,成绩优异,有书画特长,曾拿过省级的奖。“小伙子,可惜了!”我的心里暗想。
他的家境不错,毕业后自己做生意,从国外进口巧克力,铺货到各卖场,收入不算差。后来货源出了问题,生意一度处于停滞状态。闲极无聊,出于好奇,他和“好朋友”在KTV尝试了冰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好在他吸食冰毒的时间不算太长,在一群戒毒人员中,整个人乍看上去倒也神清气爽。
入所谈话非常愉快,小伙子特别聪明,你的话说到一半,他大眼睛眨巴眨巴,你就知道他听懂了。他说沾上冰毒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进了戒毒所,心里反而踏实了,既然外面管不住自己,到这里也未必是件坏事。谈到最后,感觉好像是他在劝解我。
作为包管民警,我向大队推荐他进勤杂班。小伙子有文化,有特长,有素质,留下来能做好多事情。于是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我一上班都会碰到他,偶尔聊上几句,时常还不失时机地给他灌点“鸡汤”。如我当初预料的那样,他的能力很强,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作为举荐人,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他在信里说:“近两年的时间,您是一个让我们感到亲切的人,一个让我尊敬的人,因为了解您,所以给您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也请您放心,出了这个大门,我绝不会再进来。”
每次好友相聚,朋友们总会问我,在里面是怎样做好管教工作的。我总想,其实戒毒人员与常人无异,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有着鲜活的情感和体悟,吸毒的原因或是贪婪、好奇、无知、从众,可在戒毒道路上,他们都有着旁人不能体会的无助、迷茫、彷徨、悔恨,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给予更多宽容与体谅,往往更能鼓起他们的勇气,唤起他们的良知。
而那封信,是我工作十余年来,收到的最好一份生日礼物。
(作者系江苏省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 徐光玉)
来自:法制日报
30513216
261522972
0570-7777626
https://weibo.com/u/2403987017
maqingx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