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8月17日到18日,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推进会在潜江召开。
会议透露,目前,我省登记吸毒人员近19万人。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近六成;新增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占比近九成。
如何防止青少年陷入毒品之殇?怎样为花样青春保驾护航?值得社会各界警醒和深思,需要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
好奇尝“第一口”,最小戒毒者14岁
【警示】友谊的贼船,该翻就得翻
去年,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接诊近千例“瘾君子”,年龄最小戒毒者仅14岁。
“中学生有10多个,七成是男孩,多数是被朋友拉下水,好奇尝了第一口。”病区管床医生马子龙介绍,这些孩子大多有共同点:来自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平时家长很少监管,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17岁的小彬在一所普通高中上高二,父母忙着做生意,隔三差五就给他零花钱。如果不是抓了“现行”,他妈妈怎么都不敢相信,曾经乖巧好学的儿子已瞒着他们偷偷吸了1年多“K粉”。
27岁的杨帆(化名)前年在美国拿到硕士学位,回汉后接管了父亲的公司。一年前在和朋友的聚会中第一次接触到了麻果。之后在朋友的怂恿下,又尝试了K粉和海洛因。为了追求极致快感,他把3种毒品“混搭”一起吸,随后出现了精神幻觉。家人将他送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尿检结果面前,杨帆这才承认自己在吸毒。
“盲目的义气会使一个人冲动、狂热、轻信,会把你的善良带向罪恶的深渊。”“交友要慎重,友谊的贼船,该翻就得翻!”……在一场场“青春不‘毒’行”的法治宣传进校园的活动中,禁毒社工、民警、戒毒人员的一声声痛心劝诫,震耳发聩。
迷惑性强挺“时尚”,近八成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
【警示】防复吸,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发力
23岁的小张和朋友在KTV聚会时染上毒瘾。去年10月底,在民警和父亲的陪伴下,到潜江市园林中心办事处戒毒社区报到。此后,社工王江霞每周给他打电话或者上门,交心谈心,了解其康复情况。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小张有了明显转变,愿意接受社区帮助找的工作,还主动当上了禁毒宣传志愿者。
“我们办事处有7名专业禁毒社工,服务671名吸毒人员。”王江霞坦言,戒毒确实非常不容易,在社区戒毒康复的人,最初意愿都非常强烈,但很多人依然是“二进宫”、“三进宫”。为此,社区采用“1+N”管控模式,由社区干部、民警、医生、网格员、社工、志愿者、家人成立帮扶小组,对戒毒者提供全方位的监管服务。目前,像这样的专业戒毒社区,全省有300多个。
“我省登记吸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占比近八成,几乎都是青少年。”省禁毒总队缉毒支队支队长王巍介绍,新型毒品是以化学合成的方式制造出的精神药品,有兴奋致幻效果,相比传统毒品,外观迷惑性强,吸食方式多样,更容易吸引追逐时尚的年轻人群。
“戒新型毒品,最难的是戒心瘾。”马子龙说,最后能戒毒成功的人,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帮助,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为其营造温馨上进的新环境。
“越吸越穷,越穷越贩毒,肇事肇祸风险高!”省禁毒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因吸食新型毒品产生幻觉引发自伤自残、当街砍杀无辜群众、交通肇事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危害极大。为此,全省持续开展“飓风扫毒”、查控吸毒人员等专项整治行动,今年已破获毒品案件3506起,查处吸毒人员1.6万人次,强制隔离戒毒5315人,社区戒毒康复4513人。
未来有约定,青春不“毒”行
【警示】预防比打击更重要
“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什么是毒品,长什么样?”“吸毒离监狱之门有多远?”
8月17日,潜江市园林二中禁毒讲堂,知识问答比赛火热进行。教室外,互动式禁毒知识博物馆吸引同学们驻足:站在真人吸毒血液循环模型前,点击鼻吸、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按钮,毒品侵蚀人体动态影像一目了然;走近照相平台,点击拍摄键,屏幕上马上呈现被拍者吸毒3年后、5年后、7年后的模样,让学生们大呼“可怕”。
操场一侧,潜江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举办禁毒书画展。10岁的胡嘉昱一笔一划地写上:尝试毒品不叫酷,那叫与魔鬼接吻!另一侧,一些孩子在郑重宣誓: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这是全省开展校园常态化禁毒活动的一个缩影。
“禁毒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预防比打击更重要!”在省禁毒委的统一部署下,我省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六进”、“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展示、“未来有约定,青春不‘毒’行”大学生禁毒辩论赛、禁毒微视频摄影大赛、“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让毒品危害人人知晓,让防毒拒毒意识入脑入心。
同时,把毒品严重的县(市区)列为禁毒重点关注地区,进行挂牌整治,实行“一票否决”,倒逼地方出实招、创新招、用狠招。去年我省重点关注的6个地区,今年已有5个摘牌。
来自:湖北日报(记者彭小萍 通讯员姚睿)
30513216
261522972
0570-7777626
https://weibo.com/u/2403987017
maqingx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