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3楼铁栅门被轻轻拉开,33岁的王小林(化名)走进楼道,迎面走来一个个行动不便、神情有些呆滞的孩子。
看到王小林,孩子们笑了。
"我以后,会经常来看他们。是他们征服了我。"昨天是王小林劳教所外执行的最后一天,从今天起,他将获得自由。但一年来和孩子们建立的深厚情谊,已根植在他的内心深处。
-孩子让他意识到社会责任
去年4月,王小林因寻衅滋事被判劳动教养一年零三个月。
"我关了近一个月,后来开始所外执行。"王小林开始接触诸暨福利院的孩子们。尽管福利院离他家只有两三分钟车程,但他此前从不知道它的存在。
开始,王小林只是帮忙搞搞卫生。有一天,福利院要送一名孩子到杭州做康复治疗,但院里没有公车。从那天起,王小林的角色开始变成司机,他开着自己的广本车,接送孩子做治疗。
一年下来,王小林花去了近万元,但他分文未要。"比起钱,孩子们给了我更大的帮助。"王小林说。
矫治期间,王小林变得家人都不"认识"了。"我妈说我脾气好了,讲话和气了。这些孩子很可爱但很不幸。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正常人,他们爱跟我一起玩。我理应做个对社会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以前靠拳头说话,是真错了。"王小林说。
因为王小林表现出色,今年4月22日,绍兴市劳教委提前解除了对他的劳动教养。
-重点培养感恩社会的心态
谈话间,王小林一直说,在福利院进行社区矫治,最大的好处就是摆脱了阴影。
矫治对象冯某说,违法理应受法律制裁,"但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一时冲动才做错了事。把我们关到里面,一年半载再放出来,心里就有阴影。我们害怕的,是今后很难在小区里做人"。
"社区矫治,正是通过人性化管理,使矫治对象更容易融入社会。"诸暨市公安局法制科科长钟亦飞说。
从去年3月起,诸暨市公安局推行劳教所外执行人员福利院社区矫治工作,到目前,已有11人在福利院接受矫治。
钟亦飞说,这些人每月不得少于两天公益性劳动,每8小时计一天。"我们根据每一名所外执行人员的特长,在征求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安排他们集中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感恩社会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
钟亦飞说,把所外执行人员安排在相对封闭的福利院开展公益性劳动,避免了在熟悉环境中公开劳动的尴尬,消除了因"面子"问题产生的抵触情绪,让他们意识到公安机关是真正给了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为他们重塑人格提供了平台。
30513216
261522972
0570-7777626
https://weibo.com/u/2403987017
maqingx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