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当前位置: 首页 / 场所交流 / 管教经验 / 鸡年里的第一个“红包”

鸡年里的第一个“红包”

发布日期:2017-02-13 17:18:44 2541 次浏览

2017年2月6日,新疆喀什的天空飘着白雪,但地上已找不见一丝雪迹,喀什的大地早已被浓浓的春意唤醒,她用亲情般的温暖,将“冰冷的雪”无声的融化在自己的身体里,滋润着干枯了一冬的花草树木。

这天,对家住巴楚县的肉某和家人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因为他们要去300公里外的喀什接儿子回家,出门前肉某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红包”,脸上和两年前的今天一样,没有任何表情,不知是平静心里的写真,还是五味成杂心里的写真,也许只有肉某本人能说清楚。

2013年,肉某的儿子艾某因受不良朋友的诱惑,吸食了海洛因,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始终不能自拔的不归路。家人因他蒙羞,家庭因他逐渐走向衰败,工作没了,女朋友走了,亲朋好友嫌弃他了,他眼睁睁的看着一切美好离自己远去,但他依然无法自拔,多次自我挣扎想摆脱“毒魔”的诅咒,可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自暴自弃,让“毒魔”附身,彻头彻尾变成了一个“瘾君子”。

2015年2月6日,巴楚县公安局将其送至喀什教育矫治局(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由于环境的变化和毒瘾的折磨,艾某刚入所不久便起了轻生的念头,几次行动都被管教民警提前识破并及时制止,轻生无望后,他的性格更加孤僻和自闭,加之对新环境的陌生和恐惧,他对其他管理对象的关心和帮助非常提防和戒备,对民警的管理教育非常抵触和抗拒。

肉某和家人第一次探视时,得知艾某的现实表现后,非常担心和担忧,但也颇为无助。此刻,也许肉某和艾某父子心情都一样,就像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思想和行为异常在初次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中十分普遍,对于从事戒毒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喀什教育矫治局(毒所)民警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针对艾某这种类型的管理对象,大队管教民警对其矫治措施早已胸有成竹,按照管理教育工作制度和要求,针对艾某现实行为表现,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方案,明确了承包教育矫治的大队领导和民警。针对艾某第一次被强制隔离戒毒存在许多不适应、顾虑和臆想的情况,承包大队领导和民警决定采取先实践认知再谈话教育的措施。十天的实践认知结束后,承包大队领导和民警开始谈话教育,在初次谈话时,艾某面对承包民警出言不逊,故意顶撞,想通过激怒民警达到自己轻生的目的,对此管教民警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从容应对,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耐心教育引导,常常问寒问暖,像朋友一样打招呼,生病了及时带到医院进行治疗,持之以恒的谈心、关心、关爱、帮助···

这种剥皮牙子式的耐心说教,真心帮助的点滴举动,愚公移山的不舍精神,逐渐让艾某有所感受、感悟、感动和转变。

肉某和家人第二次探视时,从交流和行为中感受到了艾某的细微转变,脸上有了舒心的笑容;肉某和家人第三次探视时,彻底放下了担心担忧的包袱;肉某和家人第四次探视时,再三地向民警表达他们全家人的感谢之情,将之前的担心和忧虑,彻底转变为对民警的信任和托付···

2017年2月6日,是艾某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归社会的日子,肉某及家人来到喀什教育矫治局(戒毒所)接孩子回家,为表达全家人对管教民警的感谢之情,特意为管教民警送上了一个大“红包”——锦旗。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往往蕴藏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没有真心的付出,怎么能赢得他人的真情感谢。近年来,喀什教育矫治局(戒毒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着为家庭为社会负责的原则,立足“三五一”戒毒模式,不断创新矫治措施,因人施策,推进教育矫治工作,不断巩固和提高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成效和质量,努力为家庭和社会培育新人。

 

点赞
收藏
客服
客服二维码

以提高戒毒矫治质量为己任

QQ
客服QQ

30513216

QQ群
QQ群

261522972

电话
电话

0570-7777626

微博
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