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当前位置: 首页 / 戒毒矫治 / 强制戒毒 / 天津市劳教系统建立戒毒新模式全扫描

天津市劳教系统建立戒毒新模式全扫描

发布日期:2011-07-01 07:39:00 1520 次浏览

 

戒毒人员在图书馆挑选图书

静心阅读

沙盘心理测试

心理宣泄

用音乐作心理疏导

  日前,是“国际禁毒日”。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禁毒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禁毒法》实施3年多来,我国的禁毒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一大批制毒、贩毒的犯罪分子落入法网,受到严惩。然而,禁毒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国家禁毒委公布的数字,2010年,我国吸毒人数为100余万人。

  《禁毒法》赋予劳教系统强制隔离戒毒的新职能。天津市加大禁毒力度的同时,强化强制隔离戒毒,投资4000多万元,改建、扩建了市劳教局所属青泊洼强制隔离戒毒所、市板桥强制隔离戒毒所、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等4个强制隔离戒毒所。配置了现代化的强制隔离戒毒设施、仪器及专用软件等,收治规模达到3000人,实现了所内戒毒成功率100%。

  在国际禁毒日前夕,本报记者来到市劳教系统的几家强戒所采访,所见所闻更让我们相信:戒毒与禁毒都要打人民战争,都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毒品危害 令人震惊

  记者在市劳教局及所属强制隔离戒毒所采访,所见所闻触目惊心,毒品的罪恶令人发指。

  市劳教局局长张志刚介绍说,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仅危害神经系统,使人极度亢奋或抑郁,产生幻觉,觅死觅活,而且危及心肺肝肾等许多人体器官功能。吸毒者均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患,严重的已丧失劳动能力。

  记者在市板桥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一个32岁的男子,身高1.82米,曾经是一名运动员,却被毒品害得成了“纸人”。刘警官说,刚来时,进行入所体检,他的身体很糟糕,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反应能力等都非常差,而且,患有心脏病和肺结核,整个人被毒品“掏空”了。

  42岁的黄某,曾经是个“成功人士”,公司年创利润百万元。他却沉溺于毒品,把企业“吸”破产,最后,汽车卖了、房子卖了、老婆跟他离婚了……他说,毒品害得我一无所有,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毒品毁了我的家,也毁了我的一生!他请记者告诉外面的人,千万别吸毒!发了财头脑别发昏,你就是趁一座金山,也能“吸”光了,太可怕啦!

  在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年龄最小的戒毒者只有16岁,有许多是不足20岁的姑娘,看着这些本应充满朝气的生命,本应在课堂读书的孩子,被毒品害得这般可怜,真让人心灵震颤,阵阵发酸……

  强制戒毒 以人为本

  在实施强制戒毒的过程中,民警们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坚持以脱毒为基础、除毒为关键、康复为根本、回归为目标。他们说,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戒毒人员回到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市劳教局领导说,《禁毒法》对我国现行戒毒体制和旧有工作模式做出了重大改革和调整,赋予劳教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新职能。我们认真履行新职能,积极做好思想准备、警力准备、场所设施准备和规章制度准备,2009年4月2日开始收治第一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积极探索强制隔离戒毒执行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和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所内戒断率100%和“四无”目标。

  强制戒毒与以往的劳教戒毒有本质区别,其关键是矫治双方角色的定位和转变。《禁毒法》赋予的强制戒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吸毒人员一般具有:违法者、病人、受害者三重属性。既要对其惩罚,更要教育和救治。关心他们毒瘾的深浅程度和治疗难度。在管理模式上以治病、脱毒康复为主,更加体现了戒毒工作的人性化。

  心理矫治 精神关怀

  心理上的安抚,情感上的接纳,这是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每名戒毒人员进行生理脱毒、心理矫治的一大特点。市劳教局戒毒专家说,对戒毒人员的管理既要区别于医院的“单纯治病”,也要不同于对罪犯的监管。因此,我们积极创新戒毒理念,力推人性化管理,把教育贯穿于每位戒毒人员脱瘾治疗、体能康复、心理巩固的全过程。

  记者看到,4个强制戒毒所均配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音乐治疗室、心理沙盘调适室等专业设施。走进音乐治疗室,宛如步入阳光明媚、风景优美、辽阔宁静的海滩,听着舒展平缓美妙的乐音,戒毒人员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特定“情境”,暴躁、不安、抑郁、绝望的心情得到程度不同的缓解,逐渐平静……

  在心理沙盘调适室,戒毒人员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通过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沙盘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知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逐步走向心理康复。

  在戒毒效果检测室,戒毒人员进入模拟的歌舞厅环境,看到模拟的毒品……通过仪器对他们的心理波动进行检测,以验证其戒毒效果,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巩固措施。

  这些极富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戒毒设施、手段和方法,让人耳目一新!

  吸毒人员普遍有“海洛因人格”,这也是导致其吸毒及复吸的最重要因素。针对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点和矫治需求,市劳教局精心挑选了近百名民警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培训,83人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有35名民警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具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水平。板桥所的小黄,已经考取了律师资格证书,他却不肯去当律师,愿意从事心理咨询,通过师生式指导、家庭式关怀、朋友式交流,帮助戒毒人员重新构建平等、尊重、互信、和谐的人际关系,彻底戒除毒瘾,最终成功回归社会。

  提高警惕 莫入陷阱

  记者了解到,每个吸毒者,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原来职业身份有多大差别,统统对染上毒品后悔莫及。有的人,为了与毒品一刀两断,剁下了自己的手指,还有的人,因难以摆脱,痛苦万分,试图自杀……青泊洼所的高某说,千错万错,就错在当初的第一次,毒品呀,沾上了,再甩掉它就难死了!

  劳教局戒毒专家说,一个吸毒人员沾染上毒品,主要有如下几种诱因:

  其一,好奇心。许多年轻人就是因此吸上毒的。几个职校的学生,结伴到迪厅放松,跳得开心,有人送上像口香糖似的“糖块儿”,说嚼了感觉更妙。由摇头丸到冰毒,几个孩子越陷越深。

  其二,精神痛苦。一些女性因为情感遭受挫折,被男友抛弃或者父母离异,蒙受沉重精神打击,又无处宣泄,得不到抚慰。到公共娱乐场所排解忧愁,极易被毒品贩子或以毒养毒的吸毒者盯上,成为受害者。

  其三,被人诱使、陷害。有的是被竞争对手挖了“陷阱”,在吃喝玩乐中被人“下毒”。有的是被欠债人谋害,以毒抵债后不能自拔。

  其四,疼痛或疲劳。有人因受伤或患病后,疼痛难忍时吸上了毒。有的在疲劳时,为了“解乏”吸上了毒。

  无论哪种原因吸毒,最终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戒毒专家提醒说,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要增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高度警惕毒品危害,在公共娱乐场所,不要接受陌生人的敬烟,不要饮用陌生人给的饮料、酒水等。尤其要教育青少年,对毒品要有恐惧心,不要有好奇心,千万不要有“试一试”的侥幸心理。

  人民战争 社会责任

  为什么有些吸毒者回到社会后,经不住诱惑,又会复吸?

  针对记者的提问,市劳教局领导解释说,除了吸毒人员自身的原因和毒品的成瘾性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有的戒毒制度不够完善,有所缺陷。脱毒治疗仅仅是对躯体戒毒症状的治疗,而脱毒后期的稽延期症状、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人格障碍、人际关系损害、家庭功能损害等都不可能自动康复。一旦身体不适、心理渴求、毒品环境等外界因素刺激,复吸将是难以避免的。所以,《禁毒法》要求有针对地建立起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和重返社会融于一体的戒毒康复“三位一体”新模式。使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三个阶段,形成一个紧密衔接的完整过程,帮助戒毒人员一步紧接一步地完成戒毒,最终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目前,市劳教局建立了包括戒毒人员基本信息沟通机制、职业技能训练机制、教育矫治质量评估体系、帮教衔接体系、过渡性安置工作等九个方面的创新性管理举措。不断创新法律援助、特困救助、就业指导等机制和办法,加快戒毒康复中心的建设步伐。依托板桥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了天津滨海阳光培训中心,作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前的适应场所,发挥中途岛、转运站的作用,实现了本市解教人员衔接率100%。目的就是巩固戒毒成果,减少复吸率。

  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诸多管理部门,吸毒人员从生理脱毒到戒毒康复、回归社会,需要公安、司法、民政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和戒毒人员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共识,就一定能够帮助吸毒人员彻底摆脱毒魔,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充满和谐而幸福的阳光。

点赞
收藏
客服
客服二维码

以提高戒毒矫治质量为己任

QQ
客服QQ

30513216

QQ群
QQ群

261522972

电话
电话

0570-7777626

微博
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