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号? 去注册 >

忘记密码

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 去登录 >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练人生 / 警察本色 / 用大爱感动失足者的心灵

用大爱感动失足者的心灵

发布日期:2014-10-27 16:31:56 1960 次浏览

——记全国爱民模范、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李晖

 

李晖与戒毒学员谈心

李晖陪护生病的戒毒学员

李晖去广东看望戒毒成功学员

    “李老师,真的太感谢您了!我女儿来之后,懂事了很多,我好高兴,我看见了希望!”10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湖南省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采访,碰见了正好来看望女儿的孙阿姨,她拉住李晖的手久久不舍放开,眼里闪着泪光。

2004年12月,李晖转业进入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成为一名监管民警。而今她实现了当初的誓言,用自己的温情唤醒吸毒学员迷途知返的心灵,挽救迷路的孩子,拯救破裂的家庭。光阴飞逝,岁月如梭,她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智慧、心血和汗水坚守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衡阳市公安局副局长钟正军告诉记者:李晖是一个很坚定的人,曾经战斗在非典一线,转业后,与艾滋病人、戒毒学员一起,对工作无怨无悔,对学员不厌其烦、关心入微,实现了她永不放弃的誓言。在业务上,她提出并参与“以文化人立德教育”活动,既是创新者,又是实践者,把古人的智慧用来解决了现实的问题。

    与艾滋病人“亲密接触”——融化冰冷的心

2004年12月,李晖刚到戒毒所不久,戒毒所接到通知,下午将有一名艾滋病人从一所医院转过来,让李晖等管教人员做好准备。那天中午,李晖心里除了紧张,没有别的感觉。病人是一个小伙子,一直莫名其妙地发烧,等查出艾滋病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他被担架抬下车的时候,听力和语言功能都出现了障碍,浑身多处褥疮,气若游丝。 就在看到那张年轻得有些稚嫩,却苍白得让人心痛的面庞的瞬间,李晖的恐惧也在顷刻间消失殆尽,抢救这个小伙子,她就像母亲照顾儿子一样,为他翻身、拍背、清洗疮面。那是李晖第一次接触艾滋病人。

李晖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戴手套。她这样做就是想告诉在押艾滋人员:她没有歧视他们。此后,李晖发现病人也开始更加配合她的工作。

有一次,李晖的监区里来了一个处于发病期的在押人员,病人身上已经长出了大大小小的脓包,一些脓包还流着脓血,同一监区的在押人员看了都觉得恶心。李晖什么都没有说,继续亲自检查。

2009年5月,戒毒所医务室里进来一个涉艾在押人员阿明(化名)。刚进监区,阿明情绪很极端,非常不配合李晖的工作。不仅如此,阿明还不洗澡,不换洗衣服,故意与人打架,甚至提各种无理的要求。李晖多次找其谈心,同时联系阿明的亲属一起做阿明的思想工作。慢慢地,阿明开始转变了,甚至主动承担监区里的卫生。走出戒毒所的那天,阿明握着李晖的手泪流满面:“李姐,自从我得了这个病,再没有人把我当人看,只有你还会这样对我。我这辈子可能都无法报答你这个恩情了,只有来生再报!”

    用心交流暖人心——做她们的知心人

每位进入禁毒所的女学员都有着自己一段不为人知的生活经历,她们是社会底层之人,因为吸毒遭遇社会的各种歧视,她们也是受害者。1人监管100多位学员,为了更好的给她们做好戒毒康复治疗,李晖要在第一时间记住每位学员的特点、基本情况,以深入她们囚禁的心灵。通过入所问话,值班点名、日常倾心交流沟通、脱瘾治疗等环节了解每个学员的心情情绪、生活、家庭情况;她妥善安排好每位学员的住宿、日常生活,以缓解她们不安的情绪;她及时与每位学员的家属联系沟通,以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李晖首先提出“以文化人、立德教育”的理念很快被采纳。她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恪守人性执法,诱导戒毒人员从心灵上转化。为进一步丰富戒毒人员的文化生活,李晖自己掏钱跑遍了衡阳市数十家图书店,买来大量的涉及法律、致富技能、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书籍;为促进戒毒人员的康复治疗,李晖组织戒毒人员练习踏步走、仰卧起坐、做瑜珈等训练,使戒毒人员的身体机能慢慢得到康复。李晖每天带读《弟子规》和《三字经》,学唱传统文化歌曲,不懂的,她耐心解释,并编写戒毒人员的心灵告白——《悔言醒语》,让她们实现“要我戒”到“我要戒”的转变。对李晖来说,戒毒所就是她另一个“家”,无数个白天黑夜,她深入女监区,为女戒毒人员掖一掖被子,直到最后一名戒毒人员睡好才肯离去。有一天,当发现一人员被子潮湿无法休息时,李晖即把自己一床崭新的被子送到她面前。

戒毒学员小刘在记者面前就是一个乖巧、健康的邻家小妹妹,她告诉记者,从小她在一个冷漠的家庭长大,母亲没有文化,只会大声谩骂、大打出手,使她性格叛逆,初一便辍学进入社会,13岁在男友的影响下染上毒品,16岁生下女儿。刚到戒毒所,妈妈来看她,她把妈妈送来的衣服全扔进了厕所里。“李妈妈知道后,和我谈心,多次和我妈妈交流,慢慢感化了我。是李妈妈让我知道感恩,让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刚来时,小刘的情绪很大,时不时有自杀的念头,她的眼前是一片黑暗,看不见阳光。“我那时头发脱落得很厉害,我想我会变成秃子,每天大哭大闹,李妈妈耐心开导我,每天给我涂药,有时半夜也守着我。”小刘撩起头发说,“现在,我的头发全长起来了,几乎看不出以前脱落的样子了。我妈妈想接我出去,可我还想呆在这里跟着李妈妈多学习一段时间。”

戒毒人员方某,独生子,有多年的吸毒史,母亲因重病住院,父亲是位盲人。在母亲病重期间,方某赶到医院挥动菜刀威逼母亲要钱购买毒品,母亲在失望与悔恨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其父亲强烈要求公安局将其儿子强制戒毒。在戒毒所,方某采用绝食37天的行为抗拒戒毒,李晖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一边教育方某安心戒毒,一边安慰他、鼓励他、开导他;当了解到方某的父亲没人照顾,李晖独自一人找到方某父亲,带去了米和油,给了500元钱;当了解到方某的父亲会一点按摩的手艺,李晖非常高兴,当即表示要把自己的护理、心理知识传授给他,鼓励他开个按摩诊所;在李晖的帮助和支持下,盲人诊所正式开张了,方某父亲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当方某得知这一消息,已是半年后的事情了,他非常感动,非常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戒毒人员蒋某林,家住衡阳市珠晖区,戒毒出所以后,经李晖介绍在她家附近的超市打工。2012年5月份,蒋的丈夫经查患有鼻咽癌,父母年岁已高,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肩上,蒋不堪重负,多次服药自杀未果,蒋的父母发现这一情况,设法劝她仍没回心转意。此时蒋的父母商量,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于他们最信任的警官——李晖。当李晖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马上赶到蒋的家中,只见蒋已在床上不吃不喝躺了三天,李晖当即决定在蒋的家中住下,陪她江边散步,耐心开导,一连十几天,只要有时间,李晖就去蒋的家中,帮助她家解决生活困难,建立生活信心。李晖还与社区民警一道,争取社会力量对她的资助,帮助她走出困境,从此蒋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蒋的父母逢人便说,是李警官救了她的女儿,救了他们全家。

戒毒成功学员李某含着泪告诉记者:李老师就像我的母亲,在戒毒所里有很多故事都让我难忘,无法用言语表达。在她的影响和教育下,我出去后就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团队做义工,我很感恩李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包容,让我觉悟。

    “不管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费尽心思化心结

“不管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这是李晖对学员说的。有时学员需要并不是实际的帮助,她们需要的一个倾听者,一个真正关爱她们的亲人。

通过零距离接触、交心谈话,李晖了解到:有的学员在康复治疗期间父母生病缺乏照料,她常是赴边远的乡村自己带上水果、慰问金去看望和慰问;有的学员在康复治疗期间孩子没人照看,缺人管理,李晖都会第一时间到学员家里协商沟通,做家人的工作、与家人谈心,以求解决问题,让学员们安心;有的学员在入所初期由于吸毒程度较深,身心严重受损,脱瘾期间,7天7夜不眠不吃,骨头酸痛难忍,李晖根据学员们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打针与按摩来缓解学员们的疼痛。为了帮助她们顺利的度过生理脱瘾难关,送牛奶、熬稀饭,烧开水冲泡葡萄糖水的工作都落在这个“妈妈警察”身上。去学员家里看望家人、为女学员们寻找结婚对象、解救面临破灭的家庭等等,李晖都将这些看做是自己的事情,看做生活中的一部分,李晖说,只有这样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让学员们渐渐得到感化,细微处才能见真情,才能最终化解她们内心的心结。

戒毒学员李某,从小和外婆长大,不知道自己的父母长什么样。13岁时,外婆去世,她成了无依无靠的孩子。当她来到戒毒所时,都找不到亲属签字,李晖知道后,说:我来签。戒毒康复后,同样的问题摆在李某面前,李晖二话没说,代替亲属签字并让她住到自己家。李某满心愧疚,不愿再麻烦李晖。她想找一份工作,李晖通过协调,给她在一个公司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现在她已经找到心仪的男孩,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戒毒学员罗某刚到戒毒所时,很不安心,李晖多方打听,找到她家,她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行动不便。后来得知她还有一个女儿,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女儿对罗某成见很深,从小父亲去世,不知自己的母亲在哪里。李晖将心比心给罗某的女儿做工作,她的真诚打动了罗某的女儿,多次接触女儿终于接受了罗某。罗某康复后,李晖给她找到了工作。一天,李晖接到罗某的电话,希望李晖能以娘家人的身份去参加女儿的婚礼。李晖高兴地答应了,婚礼上,新郎新娘感激涕零。

戒毒人员全某的父亲病重,她和李晖说,想回去看望。李晖找到所里的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在两位民警的陪同下,李晖带着全某去医院探望生病的父亲。第二天全某的父亲去世了,全某跪在李晖面前痛哭,其中更多的是感激李晖让她见到了父亲最后一面。她说,她只能用坚定的决心戒除毒瘾来感恩李晖。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李晖想戒毒学员所想,急她们所急,她甚至做得更多,付出的努力常人难以想象。作为一名拯救犯罪心灵的“女工程师”,她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恪守人性执法,诱导戒毒人员从心灵上进行转化,让她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瓶辣椒酱显真情——用爱连接学员

“班主任,你好,上班已经二个月了,一切都熟悉和习惯了。只是闲了,还是有种孤独感,不过不再有曾经的恐慌和浮躁,能用心去体验和享受平淡,安静也许才是新的起点。”李晖回忆到这是一位情况非常特殊的学员发给她的手机短信。

小利,有着12年吸食海洛因的经历,从小父母离异,缺人照看管教,10岁开始入社,曾因抢劫入牢,曾两次强制戒毒。2011年2月6日因吸食海洛因再次入所。他的丈夫黄某,亦为吸毒人员,已戒毒3年。刚入所的小利情绪亢奋,不愿接受康复治疗,经过李晖班主任的倾心交流与沟通,通过成功戒毒的正面实例不断使小利恢复自信。待小利情绪稳定后,李晖陪同小利找到其婆婆家,让她可以安心治疗。2012年3月戒毒所内承办安抚基金会,所内学员可以去东莞学习、工作的机会,小利在李晖班主任的帮扶下,通过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从基本的为人处事到重新认识自己,从空虚寂寞的内心世界到充满期待与希望的价值体现,通过一年的康复治疗,小利不仅生理脱瘾成功,而且心里康复效果显著,这次小利主动提出赴东莞工作。每当李晖谈及小利,尽是满脸笑容,因为小利让她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与生活的动力。她说小利现在和他的丈夫一起在东莞从事喷漆工作,两口子每天日夜加班,虽然累,但却很满足。小利告诉李晖:因为家人与亲人的不离不弃,让她坚定信念抗拒毒品;因为怕自己空虚无聊难以控制毒瘾,通过昼夜加班劳碌来充实自己;因为一人吸毒害及全家,通过时间的沉淀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意志;这就是一位来自常年吸毒成瘾的学员内心最真挚的表达,着实让人感动,虽然曾经因为毒品身心深受其害,但是家人、社会并没有抛弃她,她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翻开了生活崭新的一页。

这样的事情李晖经常做,她在戒毒所总是会“违规”,手里提着的食品袋,有时是给过生日学员准备的蛋糕,有时是生病学员需要的药品,有时是自己送给学员的衣服,有时是各种各样的书籍。

十年多美好岁月,李晖一心扑在任重道远的禁毒工作上,无怨无悔,在阳光普照的衡阳戒毒所这一方特殊的园地里,李晖忙碌的身影已成为戒毒所内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衡阳公安的“金色盾牌”再添一抹亮色。

点赞
收藏
客服
客服二维码

以提高戒毒矫治质量为己任

QQ
客服QQ

30513216

QQ群
QQ群

261522972

电话
电话

0570-7777626

微博
邮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