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可在我眼里却有着非不寻常的含义。
2009年7月24日晚,我和近300名怀揣憧憬又忐忑心情的毕业生,从郑州市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于7月26日清晨到达乌鲁木齐市。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又和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于7月31日清晨,来到了美丽的布尔津县。这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阿勒泰。
10年间,发生了很多难忘的瞬间。多年过去,那些难忘的人和物仿佛就在昨天。
1.“妈妈”玛主席
10年前,我一下车,便喜欢上了布尔津县这个干净、美丽的小城。
当年,我被分配到信访局服务,当团委书记德丽达把我带到时任信访局局长玛依拉(后为政协副主席,已退休)面前时,我瞬间喜欢上了玛主席。高贵、典雅、漂亮的美人不只有男人喜欢,作为同性的我,也对美的人没有抗拒力。
此后,我俨然成了玛主席的“小尾巴”。玛主席无论是参加私人聚会亦或是单位聚会,都会带上我。玛主席每次都会私下里叮嘱我,我们谈事情,你吃自己的,不要管我们。为此,每次聚会的餐桌上,玛主席和朋友谈笑风生,我在一旁大快朵颐。每次看到这样的我,玛主席都会笑的很开心。玛主席女儿的梦想是当一名模特,她从小就很注意自己的身材,以前玛主席还能照顾下女儿的饮食,但自从女儿到外地上大学后,对饮食更加严谨了,玛主席对此只能是有心无力。对于比她女儿大一岁的我,玛主席是尽可能的让我吃好,为此,到当年过年时,我体重整整增加了7公斤。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对于玛主席我虽然很喜欢,但因为她领导的身份,我更多的是敬畏,直到那次事件。
09年8月12日和13日,分别有3名志愿者过生日,因为有2人是我的舍友,所以同来的志愿者就决定在我们房子里过生日。三个服务单位为我们3个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因此房子还算宽敞,我们在客厅里唱歌、表演节目。那是我记忆里最美好的生日,叶尔申弹着冬不拉、哈那提跳黑走马、赵召弹奏着吉他、池勇用四种语言唱生日歌曲,文文、金杯时不时来一段自创的不知名舞蹈……就在我们玩的不亦乐乎时,门被敲响了,对面邻居反映我们太吵闹了,耽误他们休息。当意识到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立马解散。原本以为生日就此结束,可谁知生日事件的余温却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我离开布尔津县的时候,大家还在谈论能折腾的09年志愿者。
第二天刚到单位,我就被玛主席叫去了办公室,原来是另外一个单位的局长找我,就在我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该局长面色不善的说:“你们的这个小志愿者太能闹腾了,三更半夜还叫朋友在房子里唱歌,我住他们楼上,觉都睡不好。”听到该局长的话,我深感自身错误严重,低着头,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x局长,你年轻的时候,可是三更半夜在人家小姑娘家门前唱歌呢,我们小刘就是叫朋友到自己房子里过生日,怎么了。”
听别人说,玛主席年轻的时候是布尔津县有名的美人,不少年轻帅气的哈萨克族、汉族、回族小伙都向玛主席表白过,其中就有x局长。
布尔津县城很小,小到一个小时可以环城步行一圈;布尔津县城人口很少,少到你出门碰到10个人,5个左右都是你认识的人;布尔津县各单位的人都很少,少到一个县政府大楼囊括了60%左右的单位;布尔津县城的消息传播速度很快,快到2天内,所有的县直单位都知道09年的19个志愿者,他们比前几批的志愿者年龄都要小、都要能闹腾。
一段时间,我们19个人成为了布尔津县父母口中的那些孩子,“不听话、爱闹腾”成了我们的代名词。但一段时间后,布尔津县的风向变了,09年志愿者能歌善舞,每次百日文化广场活动、县委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09年志愿者特别热情,我的电脑就是被他们修好的。你请他们帮忙,他们都不带考虑的;09年志愿者特别乐于助人,帮我们家孩子补课,孩子此次的英语成绩整整比上次多了30分……
很久以后,差不多是我离开布尔津县的时候,我才知道,玛主席经常向朋友灌输:小李那个孩子可厉害了,为北疆海岸谱写的歌曲,很好的宣传了布尔津;小池那个孩子精通英语、日语等国家的语言,好多父母都让他帮忙辅导功课,可厉害了;我的小刘干活可利索了,我只要向她使个眼色,她就知道让她干什么……
2.“唠叨”魏奶奶、“执拗”李爷爷
第一次见魏奶奶是我到信访局上班后第三天,那天是四套班子领导接待日,一早我就在信访大厅里忙碌。
突然有人揪住了我的衣角,回头一看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还没等我开口询问,老太太就主动说:“小姑娘,你是记者吗?我给你说,我可冤枉了,他们欠了我好多年的工资,就是不给我……”老太太紧紧拉着我,口若悬河的说起她的“悲惨”故事。原来老太太姓魏,已经七十多岁了,是某破产企业的退休工人,她自述为企业做了大量贡献,企业欠了她不少工资。老人说完自己的故事后,不等我开口说话,就以自己饿了、下午再来为由,转身离开。
看到目瞪口呆的我,同事向我普及了魏奶奶的故事。魏奶奶因身体原因三年没有上班,后又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那三年时间,某企业按规定,一直为魏奶奶发放差额工资。因魏奶奶没有到退休年龄而提前退休,工资比正常退休人员工资略低,魏奶奶便以此为借口,多次来反映问题。子女也多次劝魏奶奶,但魏奶奶依然经常来信访局。
后来我又陆续接待了魏奶奶几次,每次魏奶奶都会把这些事翻来覆去的说,她不需要你发表意见,只要倾听即可,所以每次我都会当一个合格的听众。魏奶奶的老伴已去世多年,子女也相继成家立业,先后离开了她,她不愿意去敬老院,更不愿意搬去子女家里住,来信访局便成为了她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访局及周边单位的人也都摸透了魏奶奶的心理,只要大家工作不忙,都会陪魏奶奶聊一会儿,聊完天后魏奶奶便会喜滋滋的回家。
知晓我是从内地来的,父母不在身边,魏奶奶来信访局后便有了新的话题,为什么来新疆、想不想爸妈、想找什么样的对象等。对于此类问题,刚开始我都一一认真回答,时间久了我就不想再回答了,就把话题再次转移到她的故事上来,魏奶奶认为和我达成了共鸣,此后只要来信访局,就会带上奶疙瘩、瓜子、花生,边吃边和我聊天,遇到有上访群众,还会和我一起接待上访群众。
后来,只要魏奶奶来,政府楼的保安就会喊:“小刘,你奶奶来了,快把你奶奶接走。”而我就把魏奶奶接到信访大厅,我忙自己的事情,她安静的在那里磕瓜子。有时看我着实忙得不可开交,她坐几分钟就走了。
除魏奶奶外,我还有一个李爷爷。李爷爷因脾气耿直,和儿子、儿媳多有矛盾,便自己居住,儿子为他请了保姆,但因李爷爷脾气大,好几个保姆都被他气走了,几个儿子便轮流照顾他的饮食。但李爷爷并不满意,经常到信访局反映儿子对自己不好、如何不孝顺,每次李爷爷来,我先顺着他,和他一起批判他儿子是如何的不地道,等他气消了后,再和他说说孩子们是如何的不易,要上班、照顾孩子,还要照顾他这个脾气大大的老人等,直到把李爷爷劝回家。
3.最美“古丽奶奶”
2012年2月,我考入阿勒泰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从布尔津县来到阿勒泰市。
在2年多的记者生涯里,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没有找到古丽奶奶。我不知道古丽奶奶的真实姓名,但我认为她的名字也一定像花儿一样美丽,所以我称她为古丽奶奶。
12年2月底,刘老师带我到喀纳斯铁热克提乡采访。因大雪封山,我们就住在了乡政府的干部宿舍里。一天,刘老师神秘兮兮的说,他要带我去吃世界上最好吃的洋芋(俗称土豆)。
当日傍晚,我们步行到一个不知名的村落,到了该村村长家里,他家的灶台上果真煮着洋芋,还有新鲜的牛羊肉和风干肉。见到许久未见面的老朋友,村长很开心,立马让儿子去请村里几个熟悉的朋友来喝酒。酒在阿勒泰的冬天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也是联络感情的必需品,当听说写喀纳斯的那个记者来了,呼呼啦啦来了许多村民,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都想和刘老师喝两杯,不胜酒力的我悄悄离开了客厅,和村长母亲静静的坐在炉火旁。
村长母亲已经白发苍苍、步履维艰,但精神却很好,她一直慈祥的看着我。因语言不通,我冲她甜甜的笑了一下,并没有打招呼,她也回我温柔一笑,随后用手指了指我和锅里的洋芋,我立即摇了摇头。古丽奶奶颤巍巍站了起来,拿了一个干净的空碗捞洋芋。她从碗里拿出一个洋芋送往嘴里,又指了指我,我立马跑到门口,就着雪水洗了手,随后拿起碗里的洋芋吃了起来。洋芋真的很好吃,只有掌心一半大小,因为和肉一起炖,所以洋芋上挂着晶莹肉汁、飘着淡淡的肉香,看起来就分外诱人。我两口吃完了一个土豆,看见古丽奶奶一个洋芋吃完,我立马拿了一个洋芋递给她。古丽奶奶却不伸手,我往古丽奶奶的嘴边伸了伸,古丽奶奶立马张开了嘴巴,还朝我狡黠的笑了,这时我才看见古丽奶奶的牙齿都掉光了。
就这样,我吃一个、喂古丽奶奶一个,一碗洋芋很快见底,不等古丽奶奶吭声,我主动盛了一碗洋芋。再次吃完后,我已经吃饱了,用手把碗盖了一下,但老奶按却拉起我的手,又盛了一碗肉。
看着红白相间的鲜肉、白黑相间的风干肉,我的心都在滴血,这吃完是要长多少肉肉呀。但看着古丽奶奶眼巴巴的盯着我,我眼睛一闭,随手抓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肉塞到嘴里。我有点想不通,为什么长辈这么热衷于给小辈“投食”,玛主席如此,古丽奶奶亦是,三年不到,我体重增加了11公斤。看着古丽奶奶满意的微笑,我恶作剧的抓了一块肉塞到她嘴里,古丽奶奶想都没有想,立即把肉吞到嘴里,慢慢咀嚼。肉虽然炖的很烂,但对于没有牙齿的古丽奶奶来说,吃起来还是一件麻烦事。本想让古丽奶奶把肉吐出来,可古丽奶奶却嚼了5分钟之久,把肉咽了下去。意识到自己错了,再喂古丽奶奶时,我把肉撕成小块,据说白肉和红肉各一半是最好吃的肉,所以每一块肉里,我都加上一块白肉。因为肉小,古丽奶奶吃的很快,也很开心。
一碗肉下去,古丽奶奶和我已经撑了,因为语言不畅,我们用肢体动作进行交流。虽不能很好的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但看到我俩都手舞足蹈,古丽奶奶笑的像一个孩子。
晚上11点多的时候,流水席结束了,我连忙站起来,和古丽奶奶告别,古丽奶奶却拉住了我的手,从手上退下一枚银戒指戴到我手指上,我连忙取下来还给她,古丽奶奶却摇头不愿收回。正在僵持不下时,村长用不太流利的国语说:“我们哈萨克族讲究的是长者赐不能辞,你要收下。”我用求救的目光看向刘老师,刘老师说:“是有这个规矩,长者赐不能辞但可以还愿。”我把戒指戴到了大拇指上,很漂亮的银戒指,上面还有哈萨克族的图腾,那个图腾是祝福的意思。
回到阿勒泰市后,我立即买了一个自认为很漂亮的银镯子。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把镯子送到古丽奶奶手中。现在,我已经不想还愿了,我也不敢再打听古丽奶奶的消息,我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这个愿我不打算还了,我希望古丽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4.良师刘老师、益友孜主任
进入报社后的第一天,新考入的编辑、记者都要交一篇稿子,报社党委班子集体阅稿。记得当时,报社总编评价我的稿子:散文语言、简报格式、小说内容、古文逻辑,总之汇总成一句话:四不像。听完领导的评价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辞职时,新闻部前主任刘新海主动要求带我。
刘老师曾在电视台干过10年记者,后转入报社,才初中毕业的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令人称赞的好文章。在他的笔下,喀纳斯是有滋有味的美景;在他的镜头下,喀纳斯又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带我之初,刘老师并没有要求我写出什么像样的稿子,只要求我: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可以写不出好稿子,但绝不能写虚假新闻、不能写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为此,从事记者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坚守自己的底线——用心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故事。
因为报社要创建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我被抽调到报社办公室三个月,把三年的档案整重新整理、归档。想着时间紧、任务重,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便囫囵吞枣整理完了档案。办公室主任孜白然在审核档案时发现档案很多、很全,却不系统、过于粗糙,但孜主任却没有责备我,而是和我一起整理了一天的档案。看到近五十岁的孜主任这么细心的整理档案,当时的我惭愧极了,后面便不再浮躁,认真整理档案。后面孜主任又陆续检查过几次档案,发现我整理的还不错,就自掏腰包,请办公室的几个姐姐和我吃火锅串串。
三个月结束后,孜主任向当时的报社负责人请示,想把我留在办公室。我虽然喜欢办公室的工作氛围,但我更喜欢一线记者。我婉拒了孜主任的好意,但她并没有生气,有好吃的哈萨克糖果,还会一如既往的带给我;每次了解到好的新闻线索,孜主任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当知道我考上新单位,所有人都在为新单位的环境不是很好而替我焦虑时,唯有孜主任让我放心大胆的去尝试,不要因别人家的言行左右自己的思想。
5.战友双勇、亲友文文和金杯
在这10年里,有太多太多难忘的往事,但最难忘的还是那18名志愿者。
池勇、李勇和我都是文学爱好者。到布尔津县第一天,池勇说要到新疆各地看看,然后写一些让大家认可的文章,李勇说要出一本自己的诗集,而我也凑热闹的说要写一本小说。为此,我们三人经常到布尔津县各书店淘书,谁碰到了好的书籍,大家一起分享好书、读后心得,我们三个经常因意见相左而争吵,但大家的关系却越来越铁。10年过去,池勇成了那拉提大草原上的一名中学教师,他的很多文章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还成为了伊犁作家协会的一员。李勇留在了布尔津,身为组工干部的他平时比较忙,但还是忙里挤时间,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不少诗歌被谱曲、被众人传唱。曾立下豪言壮志,要写一本小说的我却偃旗息鼓了,只是偶尔写一些不痛不痒的小文章。
贾文文、任金杯和我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只要听说那里有好吃的,我们三个总会凑钱去撮一顿。在我意识里,因吃喝玩乐而成为朋友的,都是酒肉朋友,友情都不真挚、也不会长远,可文文、金杯却打破了我的认知。0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特别想念远在河南的父母、亲友,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两个舍友有事不在宿舍,我便独自一人到小区旁边的广场上散步。12月底,布尔津县的温度已是零下30℃至零下20℃,广场上各式各样的冰雕、雪雕也都已雕好,五颜六色的灯光透过晶莹的冰块,折射出熠熠光辉。看到用冰块沏好的滑梯,我突然来了兴趣,行动快于脑子,当有想坐滑梯这一想法的时候,我已经爬上了冰梯。“那个小姑娘,你下来,滑梯还不能上去。”突然冒出来的声音吓了我一跳,寻觅到声音来源,看到两个雕刻师模样的人正在雕刻着什么。“叔叔,你看滑梯都做好了,我能不能玩一会儿。”“不行,滑梯好了,但我们还没有进行加固。”听见他们的回答,我不情愿的从冰梯上走下来,边走还边眼巴巴的看着滑梯。
“你们干什么?”一个凌冽的声音打破了静寂,看到走来的文文、金杯,我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文文、金杯因误解两个雕刻师,和他们争吵了起来,两个雕刻师手足无措的看着我,在我解释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我们三个向雕刻师道了歉。随后去了一家饮品店,抱着暖暖的奶茶,我才知道,服务于城建局的金杯当日并不值班,因为在宿舍无聊,就去城建局值班室帮忙,和金杯焦不离孟的文文也在。当我出现在广场时,他们就从监控里看到了,随后看到两个人“纠缠”我,他们立即从值班室跑到广场上。直到多年后,每当看到滑梯,我就会想起那一晚,想起去了和田的文文、留在伊犁的金杯。
颜值担当华子、学霸美萍、善解人意曾姐……难忘的故事、人和瞬间还有好多好多,多如繁星一样数不胜数,“全国第九届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为我两年半的志愿服务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自治区第二十五届新疆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让我告别了记者生涯。我也相继告别第一故乡布尔津县、第二故乡阿勒泰市,于2015年3月来到第三故乡福海县,成为一名戒毒人民警察。
虽然身份早已转变,但当别人问我从事什么职业的时候,“西部计划志愿者”几个字总是不经大脑、脱口而出。虽然离开志愿者队伍了,但我的心却没有离开志愿者队伍,和志友们一起创立了“天那边”电子杂志,虽然后面不了了之,但因为“天那边”,我结识了很多爱好公益的朋友;参与“麦田计划”、“公益芯”等民间组织活动,帮助爱心人士将爱心物品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联系威风网为爱心志愿者发放帽子;走访“麦田计划”被资助人,到驻地敬老院、福利院等参与慰问演出,虽然当时大家的工资比较低,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大家真的很开心,每天都屁颠屁颠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大家的意识里,一日志愿者终生志愿者!虽然志愿者的身份改变了,但志愿精神却深深刻在我们每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心里。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曾经的志愿生活已渐行渐远,妈妈似的玛主席、奶奶似的魏奶奶、祖辈“古丽老太太”、亦师亦友孜主任……我永远忘不了这些哈萨克族、回族长辈,是她们让我远在他乡不寂寞、不孤单。留在新疆,我永远不后悔。留在新疆,成为一名优秀的留疆志愿者,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但我不怕,有许多和我一样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有同为志愿者的另一半支持,我坚信,我会一直走下去,不管多久、多难。
——通讯员 刘倩
嗨、快来消灭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