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记者走进坐落在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阳光苑”模拟社区时看到,社区周边绿树成阴,社区内篮球场、各种运动器材应有尽有。社区二楼,“让生命之花不再凋零”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墙上挂着励志名言。图书室、棋牌室、酒吧、餐厅分布在社区不同位置。此外,还有唱响时代主旋律的正能量厅、孕育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祈福室以及温馨的会客室和客房……
一个月前刚结束强制隔离戒毒、来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的代刚(化名)就生活、工作在这个模拟社区。他每天有规律地上下班,下班后可以在社区食堂用餐,还可以邀约同在一个社区的朋友在图书室、棋牌室等场所享受8小时之外的悠闲时光……
代刚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就在强制隔离戒毒结束前两个月,戒毒所民警告诉他,所有结束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都可以自愿申请到模拟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适应3至6个月再回家,以提高巩固戒断率。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就报了名,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巩固好戒毒成果。”代刚说。
代刚所说的模拟社区,是云南省第五强戒所对结束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延伸服务“三重模拟”中的一项内容。
云南省第五强戒所所长蒋文山告诉记者,强制隔离戒毒后续管理一直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难点,为更好地降低复吸率,找到一条教育戒治新路,该所探索推出后续延伸教育戒治方法,即“三重模拟法”,包括:模拟社区环境、模拟企业用工、模拟有毒环境。“阳光苑”模拟社区环境就是这一创新举措的载体。
第五强戒所教育科科长陆丹表示,“三重模拟”主要是将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的生活、工作、家庭几类环境提炼出来在戒毒所内进行模拟,再加上特殊的拒毒环境训练,使解除强戒人员在不脱离或者是逐渐适应社会的情形下接受社会管理、教育的巩固延长模式。在模拟社区环境中,主要以戒毒学员自主管理为主,辅之于社区民警引导和监督。戒毒所干警除了定期对“三重模拟”人员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估等心理工作外,并不过多干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据了解,为了让解除强戒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强戒所在设置模拟企业用工时,不仅专门联系爱心企业到戒毒所招聘,还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劳动法与解除强戒人员签订合同,并购买相关保险。
“第一批参与‘三重模拟’训练的解除强戒人员有6人。下一步,我们将在探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参与‘三重模拟’训练的规模,预计可安排过渡性就业岗位200余个。”蒋文山说。
嗨、快来消灭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