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治网

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戒毒人民警察):黄达辉


广东省南丰强戒所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一所特大型戒毒所,常年收治戒毒人员在5000人左右。在这些特殊人群当中,有一些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戒毒人员。如何管理好这些违法犯罪人员成为了一个难题。根据上级部署,2010年,对此类人员的管理该所从“相对集中管理”过渡到“集中管理”,由南丰所负责收治广东全省除广州市外的感染HIV男性戒毒人员。2013年,为了快速确证戒毒艾滋病人员,更好地保障艾滋病病人及其他戒毒人员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南丰所成立了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第一间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也是目前唯一一间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作为南丰所医院检验科负责人,黄达辉同志主动并独立承担起了艾滋病确证与CD4检验的工作,接收全省省直属戒毒人员的艾滋病确证血液样本的检测工作与HIV戒毒学员CD4检测工作。高峰时,南丰所收治HIV戒毒人员达800余人,开展集中收治工作以来累计收容4300多人次。南丰所实验室共计完成艾滋病抗体筛查约3万余人次,艾滋病确证1120例,CD4检测8510例。

“有时候,脏也是一种考验”

“咦,太恶心了。”一名需要检验的戒毒人员手端着自己的大便标本送往检验室时边走边说。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医院的检验科最脏了,屎尿一堆,有时经过这里我都绕着走。”“真的是难以想象检验科医生是怎么工作的。”排队体检的戒毒人员中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吐槽起检验科。

窗口内,检验科医生黄达辉丝毫没有被这“热闹”的场景打扰到,他正专心致志地地在看显微镜,一边分析、一边记录,像侦探一般观察,生怕漏掉什么蛛丝马迹。

“黄医生,大家都觉得检验科很脏,您怎么看?”一位戒毒人员问道。

“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是三大常规检验。对于你们所说的脏,作为检验科的医生我们已习以为常,甚至可以通过标本性状和颜色的差异性判断出患者的病情。”黄达辉笑着说到,“不过我们检验科也是最干净的地方,因为检验的结果关系着对疾病的诊断,采集的标本不能有一丝的污染,所以检验科必须保持绝对的整洁。”

危险是一种考验,有时候,脏也是一种考验。这意味着标本不仅很“脏”,还存在潜在的传染性,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结核.......

检验科年平均完成戒毒人员入所体检、门诊与住院部检测达2万多人次,艾滋病初筛检测约4000人次,确证检测约300人次。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完整及时报告率达100%,艾滋病初筛检测的准确率达100%。检验科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连续几年参加了市级能力验证考核,成绩均达到满分。

“作为检验医生,我们要坚守保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把医院比作一个战场的话,那么医院检验科便是成年累月奋斗在战场的最前沿的“侦察兵”,他们率先发现“敌情”,做出准确判断。作为一名戒毒警察和医生,黄达辉深知这一点,几年来,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操作中严肃认真,从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将所有可疑的因素牢牢抓住。

在一次门诊病人尿常规检测中,尿标本外观看似无明显异常,尿常规结果干化学提示潜血4+,镜下却未发现红细胞,多次复查都找不到。黄达辉提高了警觉,为何未见到红细胞或者红细胞碎片,是红细胞破坏了还是什么?带着尿常规结果黄达辉迅速找到了临床医生,沟通后提出建议对该病人进行心肌酶谱检测。检测结果显示,CK:18562u/L;CKMB:9428u/L。此结果是通过多次倍数稀释与复查得到的,CK与CKMB都异常的高,样本又未见溶血,黄达辉第一反应是不是仪器出问题,做出这么高的结果,立马再次检查室内质控,结果是在控,表明仪器正常。黄达辉第一时间向临床医生告知了检测结果,医生告知该病人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双下肢酸痛,无发热、无心肌方面不适,心电图正常,最后病人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

作为一名戒毒所的检验医生,这是黄达辉一直以来的职业观点。为了保证戒毒人员的健康,必须始终冲锋在前,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犹如战场上的侦察兵,为临床医生获取诊断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特殊病的鉴定者,就要技艺精湛,对人的健康生命负责”

为了更好地完成确证实验室的检测工作,黄达辉同志刻苦学习,2011年通过临床检验技术初级资格考试,2017年5月参加中级资格考试。并参加专业培训,经常学习多种检测方法,遇到特殊病例翻阅资料,反复试验。2014-2016年,黄达辉同志参加了国家卫计委直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属性病艾滋病中心参比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疾控性艾中心参比实验室”)关于“全国CD4+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验证”,成绩优秀。2015与2016年参加“国家疾控性艾中心参比实验室”关于“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HIV抗体血清学检测能力验证”项目成绩均获满分。

实验室CD4+T淋巴细胞检测项目日常使用的是流式细胞技术的单平台法。曾经有一次,黄达辉同志遇到一个特殊的标本,一个有血液基础疾病的艾滋病人员样本,该样品的分析结果由于原有的基础疾病被严重干扰,无法通过单平台法进行分析。经过查阅文献与病例,黄达辉尝试使用双平台法(流式细胞仪结合五分类血常规仪器)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反复试验,发现双平台法很好地弥补了单平台法的劣势。此后,黄达辉也多次运用双平台法解决类似的病例。“遇事多专研,固强补弱,勇于创先,敢于尝试创新方法”,这是黄达辉同志的深刻体会。

自开展艾滋病确证与CD4检测工作以来,即使是在休假或脱产培训期间,黄达辉也会定期每周二回到实验室按期完成检测任务。作为检验医生,黄达辉同志本着检验医者的“工匠精神”,认真、负责、严谨地对待每一份检验标本,对异常结果进行复查,曾筛查出一名已被确证为HIV感染的戒毒人员,其真实结果是HIV阴性。2014年6月,从异市调入一批已经确证为HIV阳性的学员,全部附有该市疾控中心的HIV确证报告。在入所体检进行HIV初筛检查时,黄达辉发现其中一名学员赵某的HIV抗体为阴性。自参加工作以来,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过他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时间向医院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建议先将赵某单独隔离,防止与其他HIV阳性学员发生交叉感染。次日上午,他亲自对赵某的身份进行了核实后重新抽血,并使用两种不同的初筛试剂再次进行HIV筛查实验,结果跟昨天一样,依旧是阴性。当赵某确认自己不是HIV感染者后,他喜极而泣,双手紧握黄达辉的手哽咽地说到:“黄医生,谢谢你,让我从鬼门关逃了出来!”。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剥茧抽丝、精益求精”,这是摘自黄达辉的个人日记,他知道自己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特殊,他慢慢热爱这份工作,敬爱这个岗位,担起这份职责,严谨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伴随着工作慢慢融入了他骨髓。

黄达辉同志凭着对检验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对警察事业的理解和忠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医院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着积极的贡献,为HIV感染戒毒人员的康复治疗工作提供服务,为推进“三三六”戒毒模式实施提供保障,为场所建设全国一流、富有广东文化特色的HIV感染戒毒人员集中管理作出贡献。黄达辉入职7年时间里,连续四年考核均为“优秀”等次,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卫计委与司法部相关领导曾多次到访该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视察调研。在“2017年中国梦:践行者故事·广东篇”活动中,黄达辉同志接受了采访,其先进事迹在广州日报等媒体上刊载和报道。

来源: 新华网


平凡的人,向往简单的生活

嗨、快来消灭零回复。

留下你的评论

评论一下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