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花园强制隔离戒毒所强戒一大队大队长边楠,35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战斗在强戒工作第一线,立足本职、拼搏进取、敬业奉献,在平凡的戒毒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曾经入警宣誓时许下的诺言。2016年,他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多次被所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和优秀民警。
2012年,为适应职转型工作的需要,边楠被任命为强戒大队副大队长,负责强戒大队的创建工作。对于职能转型刚刚起步的强戒工作来说,真是一无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挑战。在被派往云南省保山市强戒所挂职学习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和两名同事一切从零开始,加班加点的工作,从一项项规章制度,一条条所规队纪,一件件细微锁事做起学起,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不知拍了多少张照片,不知写下了多少字的学习笔记。正是这些艰辛的付出,为花园强戒所强戒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14年开始,强戒一大队分配来了许多青年民警,这些青年民警在工作中有“四怕”,一怕苦,二怕累,三怕值夜班,四怕强戒学员不服从管理。边楠用自己的工作经历,教育引导青年民警们正确的认识戒毒工作,并将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工作技巧倾囊相授,使青年民警们迅速成长。许多青年民警家在外地,每年春节,他们都想回家过年,边楠大队长家也在外地,为了能让青年民警们能够回家同家人团聚,他主动替他们值班,从2015年春节开始,每年从除夕夜到初七,天天都能看到边楠的身影,眼睛熬红了,他让同事顶一会,自己找张床,打个盹,醒来后继续工作,当青年民警过年归来时,边楠大队长却整整瘦了一圈。队里的青年民警都信服他、佩服他。
多年来,边楠细心了解并精心处理好每一名强戒学员的一件件小事,用真情、以实感走进了他们的内心深处,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教育戒治工作。强戒学员刘某,家居外地,长期无人探视,妻子因吸毒现在省女子监狱服刑,儿子9岁上小学二年级,由社区监护。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入所后刘某思想极不稳定,有逃脱和自伤自残倾向。边楠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一方面加强对他的管控,耐心细致的做好他的思想教育工作,还为他购买了日用品,细心照顾他的日常生活,稳定他的思想情绪;另一方面,经过多方联系,终于与刘某儿子的班主任杨老师取得了联系,并给孩子送去了500元钱和一些学习用品,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及联系方式。在刘某儿子的生日那天,边楠让刘某给儿子拨打了长达半个多小时的亲情电话,一串串泪珠不时从刘某的眼角溢出。当拨打完亲情电话后,刘某已泣不成声,一下子跪倒在边楠身前,对边楠大队长的帮助一再感谢,并表示今后一定要痛改前非,争取早日戒除毒瘾回归社会,解戒后把儿子接回来,再找份合适的工作,等待妻子归来,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几年来,他因忘我的工作缺少了对家人的关爱。2014年底,我所从大庆和齐市调转来百余名强戒学员,为做好这些强戒学员转所后的思想稳定工作,他整整10天没有回家,仅仅四个月大的孩子高烧39度,需要输液治疗,由于孩子较胖,护士在四肢上扎了三针都没有找到血管,只能扎头皮针,这时孩子哭闹得非常厉害,嘴里一直喊着:“ba,ba”试想让爸爸来保护自己。无助的妻子打电话给边楠,想让他回来帮自己一下,电话里边楠眼含热泪地安慰道:“现在工作确实太忙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你再坚持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放下电话后,他便转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同事劝他回家看一看,他却说:我也想回家看看,但现在是学员情绪稳定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才刚刚起步,如果不抓紧抓住抓好这个重要阶段,对于我们下步和将来的工作都会带来更大的难度,也会给场所的安全稳定带来极大隐患,我相信家人能理解我!10天后,当边楠回到家中,孩子伸出稚嫩的小手,抓向他,久久地不肯松开。就连晚上睡觉,小手还抓着边楠的一根手指,生怕他再次离开。
这就是强戒一大队大队长边楠,他怀着对戒毒事业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青春和赤诚践行着戒毒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用心血与汗水为一个个强戒学员托起了新生的希望,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蓓蕾。
来源:新华网
嗨、快来消灭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