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治网

今日我当班|一位戒毒女警的工作日常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雷区”,戒毒人员由于其特殊的经历,更是“暗礁”密布。在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省女子所”),长期的工作经历让民警们一个个都成为了“排雷能手”,能迅速发现戒毒女性隐藏的各种心理和生理疾患。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来到该所,跟随当班民警古宇虹,见证了她白天近八个小时的工作。

  交接班研判 谨慎入微

  省女子所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距离繁华的闹市区不过咫尺之遥,所内树木繁盛。古宇虹是省女子所一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自2001年大学毕业后就来此工作,该所基层大队的各种岗位都留下过她的印迹。

  检查习艺车间消防设施。通讯员供图

  早上八点不到,古宇虹已经早早来到习艺车间,将电闸、安全器材、消防门等,围绕车间巡查了一遍。她的值班时间是当天八点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整整24个小时。古宇虹通常都会提前半小时上班。

  与当班民警开展日研判交接。通讯员供图

  八时四十五分,作为大队长,古宇虹组织值班民警召开研判会。研判会一方面做例行检查,另一方面交接戒毒人员情况。

  古宇虹对戒毒人员的言行举止以及情绪波动情况都格外谨慎。研判会上,她提到:“戒毒人员阿梅(化名)的家属上次来所探访时反映的情况,我们要格外留意,巡查时要密切关注阿梅的言行、情绪。”

  原来,阿梅平日里异常沉默,很少与他人说话,与家人会见时也是寥寥数语,然而在上周大队组织的亲情帮教活动中,古宇虹与阿梅家人沟通得知,阿梅吸毒前是个开朗活泼的艺校中专生,喜欢唱歌跳舞。

  古宇虹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职业的敏感性让她意识到阿梅的性格突变可能存在生理或者心理问题,必须尽快确诊。

  研判会上,古宇虹一方面致电包队医生尽快安排阿梅进行身体检查,特别关注阿梅脑部病变可能。另一方面,召集大队的心理咨询师和专管民警,组成专门研判小组,对阿梅基本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研判分析,使用SCL-90、EPQ、SDS、汉密顿抑郁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测试,科学判别她的性格突变问题。

  巡诊“排雷” 工作细心

  古宇虹虽然不是职业医生,但在工作的近二十个年头里,她每天都跟戒毒人员以及她们身患的各种疾病打交道,尤其是吸毒相关的疾病,因此对相关疾病具有特别的敏感性。

  与大队包干医生了解患病戒毒人员病情。通讯员供图

  研判会结束后,包队陈医生例行下队巡诊,古宇虹在旁密切关注由“云+端”智慧医疗系统日常监测的患病戒毒人员看病情况。

  这时,古宇虹发现戒毒人员小谭(化名)的脖子有些肿大,她微笑对小谭说:“小谭,吞口水我看看。”

  小谭不解地来到古宇虹身边面前,吞了吞口水。古宇虹认真看着,还用手摸了摸她脖子下端说:“你的甲状腺是不是有点问题?今天也去看看医生吧。”

  “古大,我没病,真的不用看医生!”小谭说。

  “没事的,去看看吧,没有问题的话就当正常体检。”古宇虹半开玩笑地说。然后把小谭列入当天就医的名单。(记者事后了解到,包队医生通过彩超,确诊小谭患有甲状腺结节。)

  “戒毒人员是特殊群体,她们的身体隐病较多,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足够谨慎,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提高自身的防微杜渐的防控风险能力。” 古宇虹说。

  让疑似患病戒毒人员检查身体。通讯员供图

  古宇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案例。几年前,有名戒毒人员小廖(化名)刚入大队,身材略显肥胖,可一段时间后消瘦了很多。古宇虹发现问题,便询问她是否有任何疾病。小廖说她因为妇科问题羞于启齿,不好意思看病。

  古宇虹便鼓励小廖就医,并经常与医生交流她的病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廖病情变化,于是古宇虹仔细地把小廖的日常记录整理出来给医院看,医生给其化验了女性肿瘤13项,结果显示多个数值明显异常。古宇虹马上带小廖到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外诊,结果发现是卵巢癌。小廖的家属在获悉情况后对民警的细心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反复鞠躬致谢。

  古宇虹让很多戒毒人员感受到温馨和关怀,来自农村的戒毒人员小王对记者说:“我们的古大扮演着很多角色,有时候像妈妈,对我们关心无微不至;有时候像贴心朋友,听我们倾吐心事;有时候像老师,及时指正我们的错误,她就是我们在戒毒所里的知心姐姐。”

  远程心理咨询 视频连线专家

  智慧心理云平台。通讯员供图

  省女子所有两个在全国范围堪称创新的做法,一是智慧医疗管理平台,二是智慧戒毒心理云平台。其中,“互联网+”疾病远程监控系统荣登了2017年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创新指数排行榜第6名,实现患病戒毒人员全时空疾病监测和所外专家远程会诊。而智慧戒毒心理云平台的远程心理咨询功能是省女子所心理矫治工作的一大亮点。当日下午,古宇虹就带记者见识到了远程心理咨询。

  监督患病戒毒人员开展远程疾病数据监测。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智慧戒毒心理云平台集视频互动咨询、在线视频教学、在线视频培训、在线智能测试、在线督导管理等服务于一体,配套建立了心理云课室、心理治疗室、远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云平台”软件系统,让在所戒毒人员能享受到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和舒适的心理治疗体验。而且,解戒人员也可下载延伸帮扶应用手机APP,连接所内远程心理云平台,预约申请远程心理咨询,通过平台,民警可为其联系所内外心理专家和老师,开展远程心理咨询、巩固戒治成果。

  与戒毒人员开展心理沙盘咨询。通讯员供图

  与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通讯员供图

  当日下午,古宇虹带领着戒毒人员阿花到心理矫治中心,通过视频与所外心理专家来了一场特别的“约会”——远程心理咨询。

  古宇虹观察阿花一段时间了,认为她有抑郁倾向,在使用了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试后,结果显示阿花患有轻度抑郁,为了更全面地掌握阿花的心理问题,必须借助专家咨询。古宇虹通过运用远程心理云平台功能,为阿花连线所外心理咨询专家,结合专家指引,当场帮助阿花制定了配套的心理矫治方案,希望能够改善她的情绪问题。

  “双警”家庭 坚守平凡

  下午五点,习艺车间的工作接近尾声,记者也结束了一天的跟随采访,在古宇虹所在的一大队办公室聊起她的家庭和生活。对于古宇虹来说,此时她的值班时间只过去了三分之一,一直到次日八点半,她才能下班。

  古宇虹是“双警”家庭,她既要当好“警察”也要做好“警嫂”,为了更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她必须跟丈夫错开上班,孩子由两人轮流照看,夫妻俩经常只能在“交接”孩子的时候碰上一面。很多时候单位一个紧急集合电话或通知,夫妻双方便立刻奔赴工作岗位,唯一的孩子只能临时托付给同事、朋友、邻居等。因此,作为母亲的她觉得亏欠孩子很多。

  南方+、南方农村报 记者欧阳胜勇 通讯员石素云


平凡的人,向往简单的生活

嗨、快来消灭零回复。

留下你的评论

关注新浪微博
评论一下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