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治网

管教还有着家长和医生的身份



管教正在指导戒毒人员训练。

在戒毒所管教的眼里,吸毒者既是违法者又是需要治疗的病人。如何让他们解除毒瘾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是管教们永恒不变的主题。近日,大连交通广播禁毒工作新闻调查《拯救》全面启动,记者韵竹走进大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探访禁毒管教们的禁毒生活。

禁毒女民警:

集管教、家长、医生于一身

“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的路上……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腾着拥抱希望……”当天刚走进戒毒所,交广记者韵竹正巧赶上戒毒人员集体活动。一曲大合唱美妙动听,戒毒人员随着管教民警的指挥,认真地发出每一个音符。在接下来的行为矫治过程中,戒毒人员口脑手并用,打着有节奏的节拍,喊出励志口号……“通过这样的训练就是想规范他们的行为,矫治他们心理。”管教张晓辉,是戒毒所里工作年头最长,年龄最大的女民警。对于如何帮助戒毒人员戒毒,张晓辉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张晓辉负责管理刚从脱瘾保护室出来的戒毒人员及强制戒毒人员。在戒毒过程中,管教在严格要求戒毒人员的同时,灌输团队理念,让戒毒人员体会到凝聚的力量。而人性化的爱与关怀,更让戒毒人员和民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感情。“有时我感觉管教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管教又是家长,还是医生。”张晓辉说。

“对戒毒人员要从正反面同时教育,还要让他们树立信心,否则戒毒无从谈起。”张晓辉说,做了11年的戒毒监护管教民警,她从每个吸毒者身上,探究到一个重要规律。那就是吸毒者的家庭大多非常不幸,他们在孩童时,就已经开始经历人生的残酷。据张晓辉了解,这些戒毒人员中的60%都是离异家庭,他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从小我行我素,对自己没有很好的约束,以至于走上吸毒的道路。“我告诉他们,不管父母怎样都不要怨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在张晓辉的教导下,很多戒毒人员成功地走出了戒毒所,但其中也不乏因复吸而再次走进戒毒所的人。

禁毒所副所长:

三方合力是戒毒关键

刘振权是大连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6年的强制戒毒工作,使他对所里的各项业务了如指掌。“每天早上我们都会组织戒毒人员进行集体活动,通过唱歌让他们有个心理减压的过程。”刘振权说,不仅如此,他们还对戒毒人员进行国学教育,朗诵《三字经》、《弟子规》等,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规范。戒毒所每天给戒毒人员安排的活动很满。“这对他们是一个行为矫治过程,因为很多戒毒人员生活无规律,我们从时间上规范他们的行为,矫治他们的心理,达到最终戒毒的目的。”刘振权说。

面对戒毒人员注定多舛的未来,刘振权副所长认为,必须本人、家属、社会三方合力才能有更好的改观。“首先这三方对毒品要有清醒的认识,其次吸毒者要自控,控制住自己欲动的心。”刘振权说,同时需要家属、社会的帮助。家属的关心,让其有生活、工作的方向。社会不能歧视他们。否则,这些人容易自暴自弃。

从事禁毒工作时间愈久,刘振权愈加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对于禁毒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与心血才能让戒毒者恢复健康。对吸毒者进行脱毒需要很专业的医疗团队,康复阶段则要求更高。两方有效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尽管我们倍加努力帮助戒毒人员,让他们彻底告别毒品,但复吸率还是很高的,我真心不希望能在戒毒所再见到他们。”刘振权说。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由市禁毒委、大连市公安局、大连交通广播联合主办的“拯救——国际禁毒日大型禁毒公益演出活动”,将在人民文化俱乐部开演。

文/本报记者邵闯 图/受访者提供


平凡的人,向往简单的生活

嗨、快来消灭零回复。

留下你的评论

评论一下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